什麼是「容積率」與「建蔽率」?
剛剛閱讀到一則新聞是,前營建署長黃南淵很沈痛的指出:
筆者先將該篇報導摘要如下,再扼要地解釋什麼是「容積率」與「建蔽率」。摘要內容如下:
(2010 年 5 月 6 日,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
他表示,目前台灣提供都更的容積獎勵已遠高於日本,卻還想要增加至2倍。別的不提,台北市目前平均每人公園用地只有3、4坪,日本每人平均公園用地是30、 40坪,日本還要求新增的容積獎勵中要有20%增闢公園使用,台灣只想要容積倍增,樓層愈蓋愈高、愈密。他說,像板橋新建大樓那麼密集、住戶間的穿透空間都沒了,這種房子怎麼住人、未來真要給子孫如此糟糕的生活環境嗎?
黃南淵說,容積要有一定的原則,山坡地開發也一樣,林肯大郡事件後,他規定山坡地坡度每增加5公尺,住宅就要退2公尺,以防止坡度增加的水壓引發倒塌危險,像這回北二高走山一樣,如果當初道路工程都有按規定做,就不會發生走山的事了。
容積率 X 土地面積 = 總建坪數,亦即總共可以蓋多少建坪 (上限);
建蔽率則為建築物在基地上的最大投影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上限比率);簡單地說,就是樓板面積最多可以蓋到多少坪;反過來說,就是至少得留下 (100% 減掉建蔽率) 的空地,剩下的面積才能拿來蓋房子。
甲種建地的容積率為 180%,建蔽率為 60%(上限);
乙種建地的容積率為 150%,建蔽率為 50%(上限);
範例:如果我們買了一筆 50 坪的甲種建地,則總共可以蓋 50 x 1.8 = 90 建坪;如果我們打算蓋三層樓,則每層樓有 50 x 0.6 = 30 坪的面積,如果蓋四層樓,則每層樓的建蔽率得調整至 45%,亦即每層樓的面積得降至 50 x 0.45 = 22.5 坪。
BTW, 新竹市科學園區旁的金山社區,那裡的建地是甲種建地,所以建蔽率為 60% (上限),原本每棟建物應該至少有 40% 的空地,但我們去逛該社區就會發現,許多的建築物都沒有空地 ── 因為這些屋主在拿到建築使用執照之後,又把原來必須留下的法定空地全部拿來蓋房子,此即所謂的「二次施工」,這也是為何我們在逛金山社區時,會覺得該社區的建築物很有壓迫感的原因;當然,二次施工在法律上是違法的,但由於金山社區的許多房子都有二次施工的情形,要抓要拆肯定會引發眾多屋主的抗爭,已經是個很棘手的問題。
台灣的各地都有違建,在此舉新竹市的金山社區為例,不是對它有成見,而是許多沒有保留法定空地的建築物群聚在一個不怎麼大的社區裡,其效果是很具體鮮明地映照出「空間上的壓迫感」,這也讓我們深刻地瞭解到 ── 「法定空地」不是沒有用的或沒有被利用的地,「法定空地」有它存在的用處與價值。
1.
建蔽率60 基本上 就是住宅用地!
所以 蓋房子 是絕對可以 不需要在思考水電等問題...
至於你想蓋多高 或是 樓地板面積要多少
這你就要去查查那塊地所屬的 土地使用分區
我覺得 你說一下 那塊地的大略的所在位置 版友們 可能比較好幫你解答
ps:容積率 通常住宅使用 大概是300%
但是會有例外
例如 離捷運站近或是都市更新地區、策略再開發地區、道路退縮等等的獎勵 最高可以到900%(以新北市而言)
但也會有低於300%的情況 就我所知~最低應該是200%
所以~你最少還是可以蓋到 120坪以上的樓地板面積
============================================
還有上面的 瑞大 說錯了 是未達8米 要基地退縮至 道路寬度達8米
但是~這是屬於 都市更新的部分
樓主自地自建 不需要走到都更 所以 沒有影響!!!
所以 蓋房子 是絕對可以 不需要在思考水電等問題...
至於你想蓋多高 或是 樓地板面積要多少
這你就要去查查那塊地所屬的 土地使用分區
我覺得 你說一下 那塊地的大略的所在位置 版友們 可能比較好幫你解答
ps:容積率 通常住宅使用 大概是300%
但是會有例外
例如 離捷運站近或是都市更新地區、策略再開發地區、道路退縮等等的獎勵 最高可以到900%(以新北市而言)
但也會有低於300%的情況 就我所知~最低應該是200%
所以~你最少還是可以蓋到 120坪以上的樓地板面積
============================================
還有上面的 瑞大 說錯了 是未達8米 要基地退縮至 道路寬度達8米
但是~這是屬於 都市更新的部分
樓主自地自建 不需要走到都更 所以 沒有影響!!!
2.
容積率就是一塊土地可以蓋多少容積的意思,比如說容積率250就是一百坪土地蓋250坪房子
建蔽率就是一塊土地可以用多少的面積來蓋房子的意思,比如說建蔽率60就是一百坪土地只能蓋60坪,有40坪要當法定空地
理論上建蔽率不會超過100,但容積率可以擴大
這兩者合在一起的感覺就像杯水,容積率是容量,建蔽率則是容器的投影面積~
你可以拿一杯杯水放在一張紙上,假裝杯水的水量就是你以後的房子的容積
然後把杯水拿走放個碗公,把水倒去碗公,一樣多的水(容積不變)可是他變矮變胖了
再拿一個細高的水杯,把水倒去高的杯子,一樣多的水可是他變高了,但是他的變瘦了
然後看看建蔽率的規定,你使用的容器的投影面積不可以超過建蔽率的規定~
想蓋高,那每層的面積就小,蓋矮一點每一層的面積就會大一點
至於容積跟建蔽,每縣市都有自己的規定,有土地使用管理條例,所以要去查法規~
找家當地的建築師事務所,跟他說你要買的土地在哪裡,請他幫你簡單評估一下最方便
裡面有很多規則要看好幾種法規才能全盤懂的~
建蔽率就是一塊土地可以用多少的面積來蓋房子的意思,比如說建蔽率60就是一百坪土地只能蓋60坪,有40坪要當法定空地
理論上建蔽率不會超過100,但容積率可以擴大
這兩者合在一起的感覺就像杯水,容積率是容量,建蔽率則是容器的投影面積~
你可以拿一杯杯水放在一張紙上,假裝杯水的水量就是你以後的房子的容積
然後把杯水拿走放個碗公,把水倒去碗公,一樣多的水(容積不變)可是他變矮變胖了
再拿一個細高的水杯,把水倒去高的杯子,一樣多的水可是他變高了,但是他的變瘦了
然後看看建蔽率的規定,你使用的容器的投影面積不可以超過建蔽率的規定~
想蓋高,那每層的面積就小,蓋矮一點每一層的面積就會大一點
至於容積跟建蔽,每縣市都有自己的規定,有土地使用管理條例,所以要去查法規~
找家當地的建築師事務所,跟他說你要買的土地在哪裡,請他幫你簡單評估一下最方便
裡面有很多規則要看好幾種法規才能全盤懂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