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Translate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二丁掛

二丁掛
字是台灣於日據時代,日本人留下一種模具化的單位


是面的日本人規格;丁的寬度尺寸是60公厘


考慮施工後標準尺寸  一丁=5.5x11   二丁=5.5*23  四丁=11x23

                         三丁=16.5*11

磁磚的燒製造程---因材料(陶土)的不同,收縮率不同,燒製完成後各廠牌會有點不同


台灣目前磁磚尺寸規格,一般是成型未燒製前的尺寸


丁掛磚屬於建築陶瓷的其中一種,大多用在建築外牆或柱面拼貼、收邊或勾邊的用途、以及園藝或景觀規劃上,也有很多室內設計會利用丁掛磚特殊的質感應用在裝潢裡面,算是用途蠻廣泛的建材。


二丁掛是比較常見的丁掛磚規格,丁掛磚常見的規格從一丁掛到四丁掛都有,當然各個廠牌的尺寸都不一樣,所謂丁掛,是以一丁(30mm)掛為基礎,常用尺寸322.7cm,二丁(60mm)掛長度不變,寬度2以此類推。

所以只要符合這種尺寸的磚都可稱2丁掛

馬賽克:

馬賽克最早起源於美索不答米亞一帶,當時作畫內容多是簡單裝飾的花紋,或生活周遭的事物,顏色比較單調,但隨著拜占庭藝術的發展下,製作更精巧,顏色也更為豐富鮮艷的壁畫,成為拜占庭藝術中重要的特色,也因基督教的產生造就了製作在牆壁上的馬賽克的發展,因為希臘馬賽克用小鵝卵石 (pebbles) 和羅馬的大理石嵌片 (marble tesserae) 馬賽克幾乎完全使用在地上,這些牆上的馬賽克壁畫是馬賽克藝術的一大轉變與進步,當時因在為宗教服務的目的,投入大量的金錢與人力,一座座教堂內金碧輝煌的壁畫,展現出馬賽克高度成熟的製做技巧,此時金及玻璃質的新材料也功不可沒,當時用金箔 製作嵌片,在黏貼時故意使每塊不平,如此在光線照射下,產生出斑爛閃爍的效果。直到15世紀中大量使用新材質琺瑯(smalti)製作壁畫而這些新的作品更影響了當時繪畫的發展。

馬賽克是鑲嵌藝術以小石子、貝類、磁磚、玻璃片等有色的嵌片應用在壁面或地板以繪製圖案的一種表現技法。最早被發現使用在建築上的馬賽克是蘇美人的神殿牆。

早期希臘人的大理石馬賽克鋪石最常用黑色與白色來相互搭配。只有權威的統治者及有錢的富人才請的起工匠、購得材料,來表現此一奢侈的藝術發展至晚期的希臘馬賽克時,藝術家為了更多元化地豐富其作品他們開始需要更小的碎石片、並自己切割小石片來完成一幅馬賽克。

到了羅馬時期,馬賽克已經發展的很普遍了,一般民宅及公共建築的地板都用它來裝飾。如果你看過神鬼戰士的話,就會知道當時的羅馬是多麼富裕,而古羅馬建築是如何豪華至不可思議的地步了。

馬賽克的黃金時期則是起源於早期基督教徒來到了羅馬,卻受到打壓、迫害,他們只能在地下室等通道之中聚會。由於大多數的民眾都不識字,於是這些地下室的牆上都有著為了描述耶穌基督的故事之玻璃馬賽克壁畫。

君士坦丁大帝是使基督教合法化並大力宣揚它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的教堂都用大量的馬賽克來裝飾美化。使用的色彩愈來愈多,金箔亦被燒製於透明的玻璃之中來使用,西西里馬賽克的特色便是金底。此拜占庭時期幾乎要與馬賽克一詞劃上等號。

馬賽克的發展至今已有幾千年,由於馬賽克材料的耐久性,不像一般繪畫容易因環境時 間而剝落、變色,所以在經歷這麼久的時間,我們都還能夠欣賞到,前人留下美好的作品。

:


你看的出設計者的創意嗎?真美....人像採用馬賽克..施作!


加上強化玻璃作成的乾濕分離...讓人感覺彷彿人趴在玻璃上!如果裡面+上熱水霧狀你會以為裡面有人....


拋光石英磚:


石英磚燒成後,經機械研磨(拋光),表面平整光亮,簡稱拋光石英磚



註:我非本文作者,資料僅供參考

0 意見:

張貼留言

Popular Posts

Recent Posts

Unordered List

Pages

技術提供:Blogger.

License

Find Us On Facebook

Follow Us

Flickr Images

Blogger templates

Recent

Follow us at FB

Video

Popular Posts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 of me and my works

>> <<